[集装箱建筑] 焦虑症的根源是什么?

[复制链接]
r0cxx8ai46 发表于 2020-6-27 18: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是对自己无能的反应吗?环境应该还是外因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20

lamueaziyab 发表于 2020-6-27 18: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从我在焦虑症贴吧把我规复的履历写出来以后,很多网友找我乞助,大师在先容自己焦虑症爆发的缘由的时辰,各有分歧。

有的是在工作场景中,被带领批评了,生气以后出现了严重的躯体症状,以后酿成敏感性躯体症状了。有的是夫妻打骂激发的,有的是在黉舍被教员点名讲话激发的。

我的焦虑症激发最严重的那次是在2010年5月10日,上班时候,那天网管过来安装新买的电脑,有一个分歧的事找我调和,然后就出现了惊骇症状(感受自己进入了一个虚拟天下,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胃痉挛,手脚发麻,随时要晕倒在地),后来的事务经过就是我在贴吧里写过了的。

后往返过甚来看,实在我的焦虑早在一年前就有明显的发生,在一次公司开会时,我由于要讲话,有些严重,但后来不晓得为什么胃在渐渐痉挛,手脚在发麻,我一向以为是被空调吹着了,在开会的时辰一向经过变化坐姿和甩胳膊来转移胃痉挛往严重的趋向成长。但还是没控制住,后来胃就真的痉挛了,痉挛到疼,不想吃工具,那天晚饭只喝了热水,睡一觉第二天胃就不疼了。

再后来,也是开会发生过几次严重,但感受趋向是越来越严重。而且在春夏和秋冬换季的时辰,心脏跳空的感受会出现,而且会加重,就是医院里常说的早搏。但去体检时,心电图也是一般的。

焦虑症病发的缘由,现在反过甚来看。我以为以下:

由于历史的缘由,在我们长大成人的进程中,有些工具是缺失的,出格是怙恃的爱,实在怙恃是爱我们的,全国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怙恃,只是由于客观条件。我们缺少了怙恃的关注,以及与他们的互动,这样形成了陪伴我一路长大的平安感的缺失。

在从小我们的心里里,就是要像大人一样承当很我们不领会的工具。比如,在黉舍里受了欺侮,在里面遭到了嘲讽,只能以为是由于自己不够好,只能忍气吞声。

这些都是我们心灵的伤疤,芥蒂还需心药医,在早期的时辰,怙恃的关注和抚慰是最好的“心药”。由于客观条件,确切没有遭到“心药”的治疗。

因而我们只能靠自己,用自己的能量一层一层的把伤疤停止包扎。我们包扎得越来越厚,只到有一天,我们的能量不敷,伤痛爆发,整小我生都要解体了。

[此处缺图,传不上来,是马斯洛五项需求的图]

我们来看上面这个图,马斯洛的五项需求理论,现代心理学在五项需求根本上加了一层,叫超越自我。

我发现焦虑症患者有一个配合的特点,就是第二层,平安感的缺失。爷爷奶奶带大的(留守儿童),从小长大情况,怙恃不在身旁的,暴力家庭的,单亲家庭的,常常轻易平安感缺失,轻易得焦虑症等心理疾病。

我已经内观过我心里的阿谁“不服安感”,当你经过内观面临它的时辰,你发现它很轻易被分化成委屈、自责等情感。我的自大、不安、很多情况下莫名的严重、愤慨都是来自于这个“不服安感”。

所以当我发现它、面临它的时辰,题目已经处理了一半。这也是我经过它来熟悉自己的一个进程。

所以焦虑症病发的缘由是什么?是我们品德中平安感的缺失。

平安感可以靠外在的物资来抵偿嘛?不成以。我发现缺平安感的人,挣再多的钱,他也不满足,也不感应高兴。

天赋的平安感缺失若何能抵偿?心理长大,熟悉自己,拥抱内在的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KidictKish 发表于 2020-6-27 18: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01、焦虑情绪的解析
焦虑情绪是指向未来,是担心有不好的事情会发生。担心的对象多种多样,比如犯错、失败、被质疑、被否定、被贬低、被嘲笑、被冷落、被疏远、生病、意外、死亡......以无意识的、快速的、自动化的、习惯性的、模式化的思维逻辑推理、画面想象的形式存在,引发焦虑情绪体验。焦虑情绪同时也在推动着上述思维形式。思维形式和情绪感受交互影响,相互促进、恶性循环。
02、焦虑症状的解析
焦虑反映在思维上:担心有不好的事情会发生。焦虑反映在情绪上:紧张、不安。焦虑反映在身体上:胸闷、呼吸短促、肩颈僵硬、头晕脑胀、头沉、心跳加快、呼吸困难、肠胃不适、失眠多梦......焦虑反映在表现上:坐立不安、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焦虑反映在人际上:敏感、多疑,猜忌、回避......思维形式推动着焦虑情绪,焦虑情绪引发身体不适和外在的不良症状表现,影响着自己对自己的感觉和看法,以及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自己和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又影响着情绪变化......
思维形式和内容、情绪感受、身体反应、外在表现、外界人际关系评价等交互影响,相互促进、恶性循环......以上任何一个方面,都可以成为新的诱发因素,引发一个新的恶性循环。
举例:自己担心某人会怀疑、否定自己,从而感到情绪紧张,从而身体僵硬、胸闷、呼吸短促、表情不自然,感到不舒服,他人看到自己紧张不自然,感觉自己心里有鬼、不真诚......
03、常见的焦虑形式
广泛性焦虑: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肌肉紧张,难以忍受而又无法摆脱。是习惯性的对事物的消极预期和灾难化联想,以及习惯性的焦虑情绪和回避做法。是一种谨小慎微、严防意外发生的身、心状态。
躯体症状:焦虑情绪引起的身体不适感,如胸闷气短、肩颈僵硬、头晕脑胀、头沉、心跳加快、呼吸困难、肠胃不适......很多当事人一开始的时候会以为是躯体疾病,跑到医院检查又发现不了什么实质性的问题,医生往往会给一个轻微病症的诊断,有的医生会建议去看心理科,后来才知道是焦虑的躯体症状。
失眠多梦:焦虑情绪和躯体症状引起的睡眠困难。很多是因为担心睡不好影响第二天的学习、工作或者人际关系而焦虑、睡不着。从某种层面来说,黑夜是对白天的逃避,真正的压力源是学习、工作或者人际关系,现实问题解决了就能睡的踏实。
疑病症:为身心健康担忧,对身体过分关注,感觉过敏;各种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疾病,未发现主观症状的躯体原因。对躯体症状的疑病性解释和灾难化联想,引发焦虑,担心、害怕。从某种层面来说,疑病症状是对压力的一种逃避反应,是身心在给自己争取休息的时间,争取到更多的照顾、尊重和体谅。
惊恐发作:急性焦虑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境,发作不可预测;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次发作以外,无明显症状;表现为强烈的恐惧感,可有濒死感、失控感等痛苦体验;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对身心症状的疑病性解释和灾难化联想,引发恐惧,担心、害怕。从某种层面来说,惊恐发作症状是长期压抑的情感的急剧爆发。
强迫症状:穷思竭虑或反复检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体验到观念或冲动来源于自我;有症状自知力,感到异常,希望消除,但无法摆脱,因为焦虑和痛苦。实际上是身心试图通过反复思虑或检查来获得心安,以减轻焦虑感。或者通过某些现实层面无法实施的想象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社交恐惧:在意自己的表现和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害怕程度与现实处境不相符,对所怕情境回避,直接影响社会功能。大多是因为担心别人看出自己的紧张不自然,所以才会紧张不自然。社交恐惧症者内心深处是害怕孤独的,渴望被陪伴和关爱。
04、焦虑的形成原因
从小到大的家庭、学校教育,以及后来的生活经验,造成当事人内心自卑、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遇到事情容易焦虑,渴望成功和优秀,害怕失败和犯错。一般焦虑者有很强烈的控制欲,这一点会充分的表现在学习、工作和人际关系的各方面。
当事人也是闲不住的,一闲下来就能够感受到内心的焦虑,同时也会感到压抑,需要不停的忙忙碌碌,忙碌可以安抚焦虑的心灵。需要通过持续的证明自己,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时间长了之后,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焦虑症状,紧张不安、身体僵硬、遇事退缩、挫败、自责……逐渐演变成焦虑症。
当事人在遇到事情之后,会根据自己过去形成的生活经验和自我观念,预测自己会犯错或失败……他人会否定、贬低、嘲笑自己……从而焦虑,从而变得消极、退缩,这样的自我预测可直接导致事情的失败,从而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确实能力不足。
05、康复从想法开始
觉察自己的思维活动过程,发现是怎样的生活经验、自我观念、自动化思维在使自己感到焦虑。需要先放慢自己,才能把自动化的、快速的思维过程认识清楚。把思维的内容和依据记录下来,检验其真实性与合理性,对过去、现在、未来和自己、他人、环境重新进行解读,用更真实、合理的想法代替原有的思维。包括: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解读,对当前正在经历的事情的看法,对自我、他人和环境的认识,对即将发生的事情的预设。
这就是认知重建,这一部分的工作量比较大。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就事论事的,通过实际的焦虑事情,来发现自己头脑中的想法,过去的生活经验,既成的观念,以及对未来的预设。具体的过程是:我感到焦虑了,刚才发生了什么?我想到了什么?我为什么会这么想?我这么想的依据是什么?我还可以怎么想?我怎么想更合理?我的想法改变了之后,我的感觉怎么样?
06、康复从情绪开始
觉察自己的情绪变化和身体反应。为自己的情绪和身体反应命名。做一些事情放松、愉悦自己的身心。情绪和身体反应的变化也会引起思维的变化。催眠引导放松、绷紧放松、语言暗示、画面想象,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满足自己的身心需求......
绷紧放松训练:依次用力的绷紧身体上的大块肌肉,比如小腿、大腿、臀部、腰部、腹部、胸部、双臂、肩部、颈部的肌肉,持续的绷紧,直到感觉绷不住了,然后松开、放松。
语言暗示:轻柔、缓慢的语言暗示,放松、平静、安心……
画面想象:回忆曾经的美好体验,轻松、喜悦、自信……的回忆。或者想象蓝天、白云、海边……等美好画面。想象的如同真实发生,尽管内容是想象出来的,但感觉是真实的,正如病理性的焦虑、恐惧感也是自己逻辑推理、画面联想出来的一样。
做自己感兴趣、擅长的事情:扬长避短,更容易专注进去,更容易取得成效,进而可以获得轻松、愉悦、自信的感觉。
满足自己的身心需求:对自己好一点,看到自己身体和心理的需要,给与适当的满足,对自己多一些理解、宽容和爱。
07、康复从行为开始
觉察自己的回避、退缩和拖延的行为习惯。
越是逃避的,越是焦虑和恐惧。打个比方说,自己遇到一只狗,然后感到很害怕,转身就跑,也不敢回头看,跑着跑着就感觉在背后追自己的是一头恶狼,更加恐惧,再跑着跑着又感觉在背后追自己是一头猛虎,再跑着跑着就感觉背后是无边的恐惧,从而更加的疲于奔命,焦虑、恐惧和疲惫,甚至会绝望。
寻求依赖、抱怨他人,会加重自己的焦虑。
一个是认为自己无力面对和解决,必须要依靠他人,再一个是别人并不欠自己的,也无法为自己承担,所以也会拒绝。
依赖性强的人最害怕的就是被抛弃,因为自己无法给予他人满足,反而需要持续的向他人索取,就像一个无底洞一样,他人早晚会感到厌烦,从而抛弃自己。喜欢抱怨的人,尽管能够获得一时的满足,但是从长远来说,大家都会避之惟恐不及。
勇敢的面对问题和循序渐进的解决问题,能够提升自信心。往往在面对了之后就会发现,原来它也不过如此。很多问题要解决起来都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如果总是想用最快的方式最好的解决问题,往往就会面临失败,而且还会受到伤害,失去面对和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勇气。比如要跑100米,正常人七八十步可以完成,而心急的人却想用两步跑完,不仅失败,而且因为步子迈的太大,而受到了伤害,从而一蹶不振,离目标还很遥远。
系统脱敏法、暴露法,想象预演和生活实践……
系统脱敏疗法:把某个焦虑、恐惧的对象划分为若干等级,等级要相对均匀,幅度要相对小一些,然后从焦虑、恐惧感最弱的情境开始,进行放松训练,用放松代替焦虑、恐惧感,直到可以完全放松下来,再进行下一等级的放松,依次进行脱敏。
想象预演:对于某个焦虑、恐惧的等级,还无法从现实层面适应的情况下,可以先进行想象预演,就是把自己焦虑、恐惧的情境想象出来,然后置身其中,观察自己的想法,如果发现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观察自己的感受,进行放松训练;观察自己的做法,如果发现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从而通过语言建立理性的想法、放松的情绪感受、有效的行为做法,作为应用于具体生活情境的准备,提前获得自信和经验,再落实到生活中。
08、别人如何看自己
中国人都比较好面子,所以比较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
在自己目前还比较焦虑的情况下,自己就是会有一些不良的外在表现,他人因此也会对自己有一些不好的看法。理解、接纳自己,容许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不管你接纳不接纳,它们都存在,所以只能够容纳、允许。随着自己的思维方式、情绪和身体反应、外在表现的持续改善,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也会发生改变。
所以说这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我们采用压抑、掩饰和伪装的方法很难获得他人对我们的认可,只有当我们真正的自信和勇敢起来,外表才会自然而然的焕发出轻松、自信的感觉。
09、找回真正的自己
在过去的负性生活经验(他人的否定、自己的失败)及所形成的自我概念(自己是无能、没价值的)的阴云的笼罩之下,就是真正的自己,是与生俱来的、本源的乐观、自信和勇敢。清晰的认识到自己过去的生活经验及所形成的自我概念(包括对自己、他人和事物发展变化的认识)对自己当前的思维方式、情绪感受和行为做法的影响。拨开云层,看见真正的自己。如果没有了那层阴云(担心、害怕、自卑、不安)自己会是什么样?担心、害怕的背后是“我无能、没价值”的自我概念,在自我概念的背后是过去他人的否定、自己的失败,这些都不是真正的自己。
真正的自己,是与生俱来的、本源的乐观、自信和勇敢。
10、综合的调整自己
提高自我觉察的能力,觉察在焦虑发作时的思维活动的形式、情绪变化、身体反应和外在表现,认识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分别调整。可以提前进行想象预演,闭上眼睛,设计一个让自己感到焦虑和产生焦虑症状的情境,放慢呼吸、放慢时间,看到其中的思维活动过程、情绪变化、身体反应和外在表现,看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依次进行调整,发现、调整、暗示、实践......
如果把人的心理比喻成一部电脑,自己的观念、思想、情绪感受和行为习惯就好比是事先设计好的程式。当事人的原有程式出现了BUG,需要修复,可以把新的观念、思想、情绪感受和行为做法设计进去,或者设计一个更高的智能,让当事人在“不清醒”的疑病状态里的时候,高级智能就会来提醒他认识到思维的虚假性,从而从“不清醒”的疑病状态转回到“清醒”的现实状态。这项工作需要在心理咨询中,由心理咨询师带领当事人通过问题解析、认知重建、行为训练和催眠暗示来逐步的实现。
11、给焦友们的忠告
要做的工作还是挺多的,自己要有耐心、要多努力,循序渐进、脚踏实地的探索、调整和完善自己。记住:慢就是快,快就是慢;足够慢,才能足够的快。这就好比跑500米,正常的是要用数百步跑到,而如果要求自己几步就跑到,势必就会感受到挫折和失败,甚至是受到伤害。如果感觉自己容易迷失在自己的思维过程、情绪变化、身体反应和外在表现里,感觉自己调整有些困难,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协助,以加快康复进程。
学习更多心理学知识:专业心理学知识和网上心理咨询-在线心理咨询师于飞的心理学网站
作者寄语:感谢您阅读本文,欢迎您添加我的QQ或微信 11570968 为好友,我的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里有很多原创心理学专业文章和最新网络公益讲座信息。如果您需要一对一的专业心理辅导,可以联系我索要远程心理咨询与治疗事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ujidumpezej 发表于 2020-6-27 18: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源是两个字:害怕!
新年好,新的一年是一个新的开始!
刚刚在知乎上看到一句话,深以为然。The best is the enemy of the good. Don’t chase perfect,chase progession.不要追求完美,追求进步,要多做事情。所以不要做最好的自己,因为这样一直小心翼翼的控制一切,不能放松就不能好好的体验人生了。做最好的自己就是要用尽全身力气,结果经常是时间过去了,什么都没有做。我虽然完全康复很久了,但也有这种思维,老是想写出个惊鸿巨著出来,结果到现在一个字没写,很给私信给我的朋友抱歉。所以今天花费一个小时写一下吧。不强调句式和引古论今,内容写到就好,完成就好,有错别字也别骂我。
焦虑症的朋友也是这样(后文简称焦友),希望一切都好了,然后再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么症状就是做事的拦路虎,按照焦友的逻辑,拦路虎不除则事不成。因此焦友都在“拼命”的与虎作斗争。孰不知,这样眼中只有症状,就如同我之前画的图示。越是怕老虎,老虎越是强大,你的害怕和完美主义在给这只老虎提供力量。不如反其道而行之,眼中只有事情,任凭你老虎咬我,也不能改变我做事情的决心。主动找老虎咬,无所畏惧,这才是破立法的精神。
这一段时间,有很多私信我的和一些给我留言的朋友。他们就是典型的眼中只有老虎,怕老虎怕的不行。开口就只会问我,我有心悸,我有惊恐,我手抖,肉跳,我不能喝酒,我双向情感障碍,我吃劳拉西泮以后不真实感等等,问我有没有见过这些症状?——无非是问我见过你的老虎没有,这老虎是不是特别厉害,你的老虎有没有我的厉害?你见过没有?
我只能说我见过好多种“老虎”,当然也没有见全。但是正如我先前讲的那样。症状只是表象,内在的恐惧才是病因。症状千变万化,根源只有一个。你要思考你到底怕什么?如果只是简单怕症状,我只能告诉你,你在医学上身体是健康的。当然,焦友一犯病就感到浑身难受,总是揉揉按按,检查治疗,想法设法消除难受。这种心理也很正常,也符合逻辑。但是身体上复合逻辑,心理上确是害怕的表现。你越是害怕就越难消除症状。
所以思路不对,病状永远好不了。要想彻底恢复,就要用好“破立法”,换换思路。接下来讲干货。
一是分析好自己心理的矛盾根源是什么,不合理的信念是什么。这个太大有时间再讲。焦友自己也可以琢磨琢磨。
二是用破立法解决具体的问题。得焦虑症的朋友都有一个思维误区,也就是思维方式的问题。大家一定反思一下焦虑症爆发的思维方式,这个思维软件一定要更新好了,更新不好就会影响到硬件。
比如:(例子1)我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要是惊恐了怎么办——千万不要惊恐啊——关键时候到了,别惊恐啊——结果惊恐了——怎么解决惊恐——怎么办——要完蛋了——更惊恐。得到结论,要不是因为惊恐,我事情就办好了,所以我一定要解决惊恐。(太强执着,怕惊恐怕的要死)。典型思维,焦虑症思维。
(例子2)我想把这件事做好——要是惊恐了怎么办——惊恐了我忍着——大不了办不成事情——我尽力而为——希望能做好——结果也惊恐——事情也多少有影响(没有太强执着,不会太害怕,注意力在事情上,多少也会影响,如果有良性结果,症状会慢慢消失)典型思维,森田疗法。
关键来了(例子3破立法)我想把这件事情做好——要是惊恐了怎么办——惊恐来了就爽了——我想惊恐——惊恐快来啊——我看看你厉害还是我厉害,——我就是要在惊恐的情况下把事情办好或者办不好拉倒——老子就是给你较劲了—老子不信了你厉害还是我厉害,去你的(结果越怕什么越干什么,效果很好,症状慢慢消失)典型思维,破立法。
大家能分清其中的区别吗,例子三完全将我的图示中,症状的力量给阻断了。敢于真让老虎咬,才是真正的不怕老虎。
这些都是抽象画思维方式,我举个我自己的实际例子。我在恢复期有一段时间不敢坐车,速度恐惧,只要是一坐车就心慌惊恐,吓个半死,屡试不爽。当然这是众多症状中的一个。但这影响生活啊,我总不能不坐车吧。我就使用破立法。上车前发狠了,动员自己两分钟(这里注意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这算是磨叽的了,以必死的决心坐上车,默念把坐车当成蹦极,多爽啊,还不花钱。主动追求惊恐之“爽”,终于几次下来缓和了很多。之后一周后坐车的居然再也不复发了。当然,这里只是暂时,之后一年里,偶尔也因为熬夜或者感冒等身体不适的时候又突然坐车惊恐了,但是我一点都不慌,因为我知道,身体欠佳,身体自动开启了应激模式。我反而很高兴,又有蹦极玩了。结果反复复发三次左右,从此再也没复发了。毕竟事情是螺旋上升的发展的,中间是有反复是正常的。天气总是下几次雨才开始慢慢升温,反复的过程也是考验你的过程。运用马哲的话,所有的事情曲折中向前进,在前进中有曲折。唉,至今我还怀念着我的免费蹦极。
不说了,一开始说就停不下来了。当然大家可以自己分析一下,自己的思维模式,建立自己的模型,效果更好。用一句侯卫东的话。人死卵朝天,不死万万年,怕个吊。
治疗心理问题的方法之一——破立法
心理问题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我总结为潜伏期、爆发期和恢复期。简而言之,就是心理的错误观念致使矛盾不断的积累,如同橡皮筋一直在受力,直到突发事件致使皮筋断了,造成了心理的地震。
心理地震之后大脑疲惫可能会造成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状等一系列身心症状,其实我认为本质上都已一种疾病。有时候身体上感觉有各种毛病,只是大脑疲惫引起,身体本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你需要的只是好好休息,从错误的观念中站起来。
我给各位举个简单的例子:《鹿鼎记》是一本好书,我觉得所有人都会得心理问题,唯独韦小宝不会得。大家没事可以看看金庸老先生的原著。当然消遣即可(如果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可能会去研究,太想恢复反而易走极端,这就是滥用心理能量,却没有正向得到反馈)。
举个栗子一:韦小宝被海大富发现是假冒的,打算逃走,但是之前康亲王要把炒鳌拜家贪污的四十五万两白银给韦小宝。如果是有心理问题的人内心就会有极大的冲突:逃走还是留下来收钱,逃走性命无碍但没有钱,不逃走能有四十五万两但也可能没命。
韦小宝想的是: “西洋镜已经拆穿,老乌龟既知我是冒牌货,宫中是不能再住了。只可惜四十五万两银子变成了一场空欢喜。他奶奶的,一个人哪有这样好远气,横财一发便是四十五万两?总而言之,老子有过四十五万两银子的身家,只不过老子手段阔绰,一晚之间就花了个精光。你说够厉害了罢?”肚里吹牛,不禁得意起来。
栗子二:韦小宝暴漏身份,皇帝让他杀天地会的人,天地会让他杀皇帝,韦小宝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韦小宝惘然站在河岸,秋风吹来,颇有凉意,官船上火势渐小,偶然发出些爆裂之声,火头旺了一阵,又小了下去。他喃喃自语:“怎么办?怎么办?”
  韦小宝道:“那老头儿叫我回家问问我娘,我老子是汉人还是满人,嘿嘿,这话倒也不错。”
苏荃劝道:“这种粗人的胡言,何必放在心上?咱们上船罢。”   
韦小宝站着不动,心中一片混乱,低下头来见到地下几滴血迹,是舒化龙自坏左眼时流下来的,突然大叫:“老子不干了,老子不干了!”“皇帝逼我去打天地会,天地会逼我去打皇帝。老子脚踏两头船,两面不讨好。一边要砍我的脑筋,一边要挖我眼珠子。一个人有几颗脑筋,几双眼睛?你来砍,我来挖,老子自己还有得剩么?不干了,老子说什么也不干了!”之后就隐居大理了。
以上两个例子,就是我今天要讲的破立法。
为什么韦小宝这么容易就能从矛盾中破立而出了呢。很简单:一方面他天生就是一个追求舒服的人,不太喜欢为难自己。另一方面,他没有太多的执着。因为他认为不欠天地会和皇帝的。
破立法其实很简单,首先是“破”。第一步,你要知道自己内心的矛盾究竟是什么?大家好好想一想,你的矛盾到底合不合常理,你的坚持有没有道理。然后列下来。
比如,见人恐惧症的矛盾:希望别人对你有个好印象的这份执着,怕自己表现不好而产生压力。压力反而使自己表现不好,从而产生恶性循环。这个恶性循环的动力就是森田疗法的“生的欲望越大,死的恐惧就越大”。这时候你就要用“破”来消除这个恶性循环,
第二步,打破矛盾或者恶性循环。我可以想,方法一: 老子不干了,我为啥怕给别人留下不好印象,我又不欠他钱。他对我印象不好拉到,他怎么不怕让我印象不好。方法二:我是很想让对方对我印象好,我有这个能力,我一定能办到。即使办不到也关系,尽力即可,我没有那么强的欲望让自己表现好,真诚做自己就好。
其次是“立”:如果是想法的话,还远远不够,你还要实践。比如刚才你已经思想上打破了这个恶性循环,那你具体上又啥行动。比如,方法一:我不怕给别人留下不好印象,我不怕见人,我干脆没事就去找人聊天,大不了得罪几个人试试。方法二:告诉别人我很内向,干脆让对方来嘲笑我也无所谓,对自己保持真诚。
这个就是简单的破立法。你可以按照这个思路自己来,有时候阿Q精神是非常有用的。谁能认为自己的思想一定是绝对好的、正确的。
注意一:前提条件你要知道你的矛盾,恶性循环在哪?这需要你反思。想一下打破他的办法。
注意二:心理能量是有限的,千万别总是思考心理问题,给自己制造压力,没事就别想了,该干嘛干嘛,怎么轻松怎么来。敲个二郎腿抽根烟,好钢用在刀刃上。
注意三:重点:合理运用心理能量。这个破立法,也可以叫魄力法。该用的时候就全力调动能量。这里有个小方法:可以在心中爆个粗口,或者咬牙捏拳(本人因为工作和很多社会底层或者混混打过交道,研究过他们。他们本应是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反而很少出现心理问题,很多需要我们思考和学习的地方)。
比如:单位让你上一个项目,你想办好,却又怕自己办不好,焦虑的不行。这时候你可以用破立法爆个粗口,打破恶性循环:他妈的,老子就是能干好,就是能干好,干好让你们看看。或者给自己说干不好垃倒,怕个吊。多重复几次,立即去做事就好。
方法就是这样,很简单,大家自己多用用。
我给心理问题打了八年抗战,现在终于痊愈了。所谓的痊愈就是找到了打败它的方法,即使偶尔有点问题,也不会惊慌失措。其实现在问题已经越来越少了,饱满的精神才又美好的生活。正如: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为了让知乎的朋友们尽快恢复。我总结下我自己的经验,希望给各位抛砖引玉。其实我认为我能恢复,大家也能够回复。欠缺的只是一个思路,一种方法,一个抓手。
这只是一种方法,如果大家觉得可用给我点个赞,我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如果没用,我就不着急再写啦。
祝一切都好。
请微信jiangshanhongri咨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ItectdepDode 发表于 2020-6-27 18: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恐惧乃是一个人对自己不得不面对的危险作出的恰如其分的反应,而焦虑则是对危险的不相称的反应,或甚至是对想象中的危险的反应。
有些人能够意识到自己在深受焦虑之苦,而焦虑的表现方式却极其变动不居:它可以表现为一种弥漫性焦虑(或广泛性焦虑),表现为每天都心神不宁,无法停下来;也可以附着在一定的处境或一定的活动上产生,例如似乎是由于置身高楼、大街或公共场合;还可以具有明确的内容,例如担心神经失常,担心患癌症,担心自己吞下了什么异物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ilojiyefo 发表于 2020-6-27 18: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焦虑是由于各种作用于不同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包括 :遗传、生理、家庭背景和教养方
式、心理因素、目前的压力源、自我对话、个人信念体系和表达情感的能力,等等。
换句话说,生理失调或者心理失调都可能导致焦虑症,某些情况下,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养
育因素还会相互影响,加重焦虑症状:


    导致焦虑症的长期、前置的原因
(1)遗传
(2)童年经历
        ◎父母展现出的处世姿态过于谨慎
        ◎父母过分挑剔,对孩子要求过高
        ◎孩子缺乏安全感与情感依赖对象
        ◎父母没有给孩子足够的个人空间
(3)长时间累积的压力


2.一些会导致焦虑症的生理原因
过度换气综合征
从胸口位置快速地或浅地呼吸,有时会导致血液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过低。这个结果导致的症状和遭受惊恐发作的症状很相似,比如 :头轻飘飘的、头昏眼花、出现幻觉、呼吸急促、颤抖和 / 或手脚嘴唇有刺痛感。


低血糖
对于很多人来讲,因为不合理的饮食或是压力,血糖含量会大幅降低。一旦这种情况发生了,这些人的症状会和恐慌反应极其相似,包括焦虑、发抖、头昏眼花、虚弱和晕头转向。低血糖会导致惊恐发作,甚至会加剧那些由于其他因素引起的恐慌反应。


甲状腺机能亢奋
甲状腺荷尔蒙分泌过多会导致心悸(心跳很快)、流汗和广泛性焦虑。甲状腺机能亢奋的其他症状包括体重下降、体温升高、失眠、眼睛浮肿。


二尖瓣脱垂
二尖瓣脱垂是导致心悸的各种原因中危害最小的一个。二尖瓣脱垂是由于心脏左边上下部分隔开的瓣膜上有微小的缺陷。血液通过流经瓣膜,实现从左心房流入左心室。由于二尖瓣脱垂,瓣膜没有完全封闭,所以一些血液从左心室回流到左心房,引起了心律的失调。心律失调足以令人惊惶不安从而引起恐慌,但是这并不危险。二尖瓣脱垂不会引发心脏病。与普通人群相比,惊恐症在患有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的人群中发生率更高,但是原因并不明确。


经前期综合征
恐慌或广泛性焦虑可能会在女性月经期前变得更严重,治疗月经前期综合征可能会缓解恐慌或焦虑问题。


内耳病症
对于一小部分人来说,惊恐发作可能和耳朵内部肿大(由于传染、过敏、梅尼埃尔氏综合征或其他问题)而引起的平衡失调有关。如果焦虑或恐慌问题的明显症状是头昏眼花、头轻飘飘的或者情绪不稳定,可能是内耳系统出了问题。


3.短期、突发性原因
        ◎个人的重大失败
        ◎生活的明显变化
        ◎刺激性或娱乐性药物


4.使焦虑持续的原因
(1)回避恐惧的情境
(2)焦虑的自我对话
(3)错误信念
(4)情感受压制
(5)缺乏坚持自我的能力
(6)缺乏自我照顾的能力
(7)肌肉紧张
(8)兴奋剂或其他相关的饮食原因
(9)高压的生活方式
(10)找不到生活的意义,缺乏目的意识
——摘自《焦虑症与恐惧症手册》
更详细的解释可参见书的第2章:“焦虑症的主要原因”~


以上~如果觉得有帮助的话,收藏的同时点个赞可以让更多有需要的人看到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棉被侠 发表于 2020-6-27 18: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诱发焦虑症的因素比较复杂,通常来说,在分析焦虑症成因的时候,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寻找诱因:

首先,遗传因素。

事实上,并没有很多证据证明,焦虑症是可以被完全遗传的,但是却有科学数据表明,焦虑症可以被部分遗传。比方说如果父母一方有广场恐惧症,那么其子女至少有15%-25%的几率患有广场恐惧症,而一般人患有广场恐惧症的比例仅为5%;再比如一对异卵双胞胎,如果其中一个患有焦虑症,另外一个患有焦虑症的概率要比普通人高,这也证明先天遗传对焦虑症有部分影响。

此外,行为遗传学研究领域也通过实验证明,第17对染色体有一个叫作SERT(血清素转化)基因,它的功能是产生大脑神经递质。SERT基因短的人,就更有可能患有焦虑症或者情绪障碍,比如抑郁,而SERT基因长的人,则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焦虑的困扰。

其次,童年创伤。

除了先天因素,原生家庭的抚养,对于引发个体焦虑症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童年时期有过分离焦虑的孩子,长大之后更容易患上焦虑症等情绪疾病。具体来说,以下几种原生家庭的状况,可能会让你更容易获得焦虑症。

1. 你的父母表现出对世界过分谨慎的态度
比方说你的父母会过分关注你的潜在危险,他们可能会一遍一遍地和你说:“下雨了,不要出去了,否则会感冒”,或者“不要一直看电视,否则你的眼睛会损害”。由于你的父母在你面前表现出过分谨慎的态度,你便会把世界看成是危险的,这在你成长后,便表现为过度焦虑以担心外在的安全问题。

2. 你遭遇了父母持续的否定和过分的挑剔
如果你遭遇到一对经常否定你、挑剔的父母,那么你从小就会把父母对你的态度内化为对自己的认同:“我是不好的,我要变得很完美”。这样的认同伴随你长大,你会在成人后的人际关系中,表现为对他人的讨好,对自己的指责,你容不得自己犯下任何小错误,你会因为一点瑕疵否定全部的自己,这种紧张感也会导致你更容易患上焦虑症。

3. 父母一方或者双方有酗酒成瘾的特点
从研究数据来看,有20%-25%的焦虑症患者,父母一方或者双方都有酗酒成瘾的特点。酗酒的父母无法给孩子带来足够的安全感,这也会导致孩子在长大后患上焦虑症或者抑郁症。

此外,长期累积的压力。

长期累积的压力,可能是由多年的未解决的心理冲突引起的,比如童年创伤;也有可能是生活中经历了某种磨难,比如身体问题、婚姻问题等,这个磨难持续了很长时间;也有可能是同一时期经历了多种磨难,如同时经历丧偶、失业、换了新环境等等。

长期累积的压力,会导致个体陷入慢性压力和疲惫状态,这会诱发广泛性焦虑症、社交恐惧症等焦虑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RonaldWeisp 发表于 2020-6-27 18: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的确确有幸生活在如此昌明繁荣的时代,但是罹患慢性焦虑症状的心灵每年都在急剧攀升。如今,关于“多半人都会焦虑”这个话题亦引起了社会广泛性的关注与共鸣,只因为焦虑这股精神洪流已经蔓延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都市心灵在夜深人静时,心声是共通的:我到底怎样才能不焦虑?谁可以告诉我,究竟应该如何做!
诚然,活着就会受苦,受苦就是为了找到受苦的意义。在这个婆娑无常世界,事实上只要一个人活着,就会感受到不同程度的焦虑,难道上苍意在透过这些焦虑因子来唤醒人们本已具足的安宁与智慧?焦虑情绪究竟从何而来呢!
焦虑的本质是一种恐惧与不安,背后是一种失落的情绪以及最原始的自我价值体系与这个客观世界不断发生碰撞后因持续受挫而形成的否定性的自我压抑。
引起焦虑的因素有很多,常规的诸如:
钱不够花,车贷/房贷/各种开销等压力
过头完美主义,对一些现象总是看不惯
占有欲过强,易激惹,易燥动,易计较
过度的自艾自怜与自责,久久不能自已
怀揣心想就能事成的幻想,频繁破灭
不合理的目标,动不动就想立刻成功
与他人的比较而产生不平衡与嗔恨之心
零失误的发展观,不敢犯错,不适应变动
患得患失之苦,求不得之苦,预期恐惧之苦
当然关于引起常规焦虑的因素还可以一直排列下去,这个世间在任何一个国度与文明中每天都在上演着层出不穷忧愁故事......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焦虑情绪缤纷多彩且无孔不入的年代。
不过,面对各式各样的常规焦虑情绪,许多心灵都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找到调和的办法,简言之:
常规的焦虑情绪,只要把担忧中的事情确认好,沟通好,处理好,情绪自然会消失。
常规的焦虑情绪,只要学会让心气沉淀下来,认识到不合理的欲求与烦恼之间的关系,而后放下一些不平衡的心态,自然会消失。
常规的焦虑情绪,只要顺应自然,不去管它,少想多做,且将内在的一些能量导入到充实的工作中,自然会不知不觉的消退。
常规的焦虑情绪,只要修正一些不合理的信条与深层价值观,自然会看见生命的微笑与喜悦。
常规的焦虑情绪,只要给时间一些时间,并且从已经发生的失落中看见自己应对下一次挫折的智慧已经增长,那么焦躁自责情绪自然会消退。
常规的焦虑情绪,也可以依靠市面上许多畅销书中所提供的一些心态上的转化达成自我调节。 总之,常规的焦虑情绪多半情况下只要及时的做一些精神减压以及调整一些人生观,烦恼观即可达成心理卫生之道,而不至于发展成慢性焦虑状态。
诚然,在此书中重点要谈到的不是那些因为欲求太高或求不得苦所产生的正常焦虑情绪,而是那些在瞬间可以让心灵坠入惊惧或苦难沼泽地的各式灾难性联想。它们是极端焦虑情绪的浓缩标本,也是人类烦恼中最强烈的一种;它们是一种条件反射的无明冲动,其本质是一种强烈的不安感,且有时候不需要任何理由; 它们就是心魔的真宰,若不能找到应对它的科学策略与安心哲学,这些苦痛心灵就很难看见大魔助大佛的希望禅机,只能不断地内耗。
越来越多的都市心灵总是被这些莫名其妙的漂浮性焦虑与灾难性联想所奴役,已经严重影响到心理功能与社会功能。 这种灾难性的联想与强迫性的患得患失如同条件反射般会间歇性的跑出来,在临床中通常被定义为强迫情绪,强迫联想,广泛性焦虑,突发惊惧障碍等。其所担忧的对象并不具体,且经常有可能“跑来跑去”,但那个核心的且欲罢不能的“怕”其属性却没有多少差异。 这些“怕”的情绪一旦出现,有时候往往又会引起一些躯体化的紧绷感,诸如喉咙堵塞感,后颈部到后脑勺这个部分僵化发紧,头部有明显的紧箍感,抑或许多心灵也会明显感觉到肠胃的痉挛与难以描述的不适感。 这样一来,若持续一年未得到纾解,心境状态就相当于坠入了心灵炼狱,这种有毒的情绪会让许多具足才华潜能的都市心灵频繁的感受着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莫可奈何。
在具体的心理疏导工作中,笔者还发现许多天马行空,层出不穷的顽固性强迫观念,强迫行为背后的核心症状也都是一种深深的焦虑,当事人觉得不去机械化的重复一下便会发生什么不测。也既是说他们心底深处若没有一份强烈的初期残留焦虑情绪,就谈不上失落的情绪坑洞,也就自然谈不上对立性的冲突。
那么,有谁希望自己长时间生活在这种充满破坏性的情绪坑洞中呢?
面对这些焦虑情绪背后的坑洞,如何在平静中打下平衡它们的基础?
慢性焦虑情绪是坑洞不是黑洞
没有人天生下来就是冲突的内在状态,也没有一颗心灵是莫名其妙就突然沾染上了烦恼挂碍,各种天马行空的焦虑情绪之所以成为一个“卡点”,一定历经了一个所谓的造化过程。 简言之,多半情况下不是因为先有了极端的冲突才开始产生痛苦,而是因为先有了隐隐约约的漂浮性焦虑才开始一步步创化出所谓的持久症状抑或病灶,而这个漂浮性焦虑背后也许是一份“失落”,也许是一份“惊吓”,也或许是一份“创伤”。 简言之,因早年心路不同,外在的成长环境上的差异,因此那股无意识初期焦虑所投射的症状面向也不同,有的人表现在强迫联想上,有的人表现在穷思竭虑上,有的人表现在社交焦虑上,有的人表现在一些特定的仪式重复上。然而若是把全人类内在大大小小的冲突性战役都写出来,恐怕写几本书也道不尽。
诚然,一个新思潮的形成与正能量普及有待于一小部份过来人的清醒领悟才得以传播出去,在人心深处默默酝酿的这股动力,源自于我们对烦恼本质的朴素理解。当笔者孜孜不倦地整理一些观点时,深深领悟到,背后有多少「选择清醒」的焦虑苦痛心灵促成了我们不断自我改进的因缘。 而在此书有限的篇幅中,笔者将聚焦所有的心力,重点针对漂浮性焦虑背后的坑洞下手, 为什么使用“坑洞”这个词汇,主要是可以更加直观形象的表达一些既存的朴素道理。根据人类科学家的研究,宇宙中存在着一个很强大的家伙,谓之“黑洞”,据说它所产生的引力场似乎可以强大到无法无天。它会主动吸附恒星,彗星,星云等天体,且任何物质和辐射在进入到黑洞的一个临界点内,都将很难逃脱,甚至科学家已经证实即便是目前已知的传播速度最快的“光”也逃逸不出黑洞的魔力。
黑洞(Black hole)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密度无限大,体积无限小的天体,已有数据证实许多物理定理遇到黑洞都会失效。科学家认为黑洞是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其视界逃脱的天体。 一些科学家认为黑洞的形成是由质量足够大的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的燃料耗尽而死亡后,发生引力坍缩产生的,此外也有人说黑洞是时间扭曲的最极端的范例。 不管如何,黑洞对应人类的自心而言,不过是极端恐惧焦虑的化现罢了,当一颗心灵恐惧到无法面对所有的一切,那便是黑洞现象了,但诸多事实证明在心灵层面的“黑洞”只是一个心识的幻像。它依然无法离开“心”的作用力,也即是说在黑洞之前“心”才是一切体验的真宰与先驱,“心”才是内在宇宙宪法的制定者。 若离开了“心”,不管是什么黑洞或炼狱,你说它们根本不存在也是可以的。
因此,本书中之所以在一些地方使用“坑洞”,而非“黑洞”这个词汇,主要是强调这个洞是可以被填充及填满的,而非面对一个束手无策的黑洞怪物。
当下影响都市心灵最广泛性的心灵坑洞,就是焦虑坑洞,而造成持久焦虑的原因则有很多,包括对心病认识的坑洞,后天的教育坑洞,青春期敏感坑洞,自卑心理坑洞,超我的过头评判坑洞,信念系统坑洞,信仰的坑洞以及幼年时期遗留下来的创伤印痕坑洞等等。 它们就像在心灵层面挖了一个又一个的坑,一不小心就会让满载压力负荷的“自我”沦陷其中,而后必定会让个体感受到无尽的失落感。彼时若缺失科学导引的智慧,我们就会被这些无名的焦虑感所奴役或吞噬,这样的心境状态若持续数个月或更长的时间势必会严重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功能与社会功能。
此外,笔者之所以聚焦于焦虑这个主题,不仅是因为焦虑情绪已经成为许多心理障碍的核心症状,同时还有许多不计其数的都市亚健康的心灵当下也皆体验着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诚然,从古至今它也一直都是影响人类最广泛的负性情绪,因此如何正确面对与调和各式各样的焦虑情绪俨然已经成为未来心理卫生中最重要的大课题,也是每一颗都市心灵与烦恼心灵都需要了解的关键性学问。
不可置否,焦虑的觉受是苦的,而苦又是人生的本质之一,但这并不意味说人生的旅程就是消极沉沦的道途,我们恰恰可以通过苦的助缘来完善自己的人格与心性。 无数过来人的经验证实  离苦得乐的滋味或许更能体悟到持久的幸福感,就像一个人饿坏时,见到食物便会觉得幸福。因此有了苦的反衬,或许可以让心灵最终更加珍惜中道的生活观,而非率性的脱离中道,让精神世界不定期过着“极反”的颠簸状态。以上 节选自心理自助书籍《走出焦虑风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eutibakuy 发表于 2020-6-27 18: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焦虑是人类面对不确定事物时产生的,大脑认为不确定的事物就是威胁,因此进化让我产生焦虑,焦虑感让我们产生足够的能量和动力去摆脱威胁。
因此适当的焦虑是好事,但现代人往往过度焦虑。


下面我详细讲解:
焦虑是进化赋予我们的生存武器



焦虑情绪就是个探测器,让我们意识到了问题,并且想去解决它,而不是火烧眉毛,淡定神闲,什么都不管不顾,这才是最可怕的。
焦虑的本质是我们有在乎的事情,在面对威胁时,本能的反应。
一旦威胁解除,我们便不会感到焦虑。
明天要面对全公司演讲了,担心搞砸了,我们会变得焦虑起来,一旦演讲结束,我便不再焦虑;
论文快要快要到deadline,我们担心写不完,我们就会变得焦虑起来,一旦过了deadline,我们便不再焦虑;
约会快要迟到了,路上堵车很焦虑,到了约会地点后,我们便不再焦虑;
其实这是进化促成了焦虑,对于人类和动物而言,焦虑有利于我们生存。


焦虑症的根源是什么?-1.jpg



让我们把镜头拉回到几百万年前,那个时候我们人类没有任何武器和装备,作为赤裸特工,经常要走到深林大山里寻找食物,我们时刻是焦虑和警觉的,因为任何风吹草动之下,可能就是凶猛的野兽,谁是谁的盘中餐还不一定呢,一旦遭遇危险,我们的焦虑感会让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反应和灵敏速度大大提升,这样有利于快速地采取行动来脱离当下的威胁。

老祖先将这种本能的情绪反应深深地刻印在基因里,并遗传给了我们。
其实不仅仅是焦虑,我们人类的情感,包括喜欢、厌恶、恐惧其实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在当下环境中生存下去。
你以为我们人类天生喜欢鲜花仅仅是因为花香,花美,其实是因为花朵植物相对于其他植物有更高的概率结出果实;
你以为我们看到粪便、呕吐物会觉得恶心是因为恶臭,其实是因为里面含有大量的细菌;
包括恐惧也是,焦虑其实比恐惧的担心级别低一点,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把小鼠大脑中的杏仁核切除掉,给它们起了个名字叫“无畏鼠”,就是无所畏惧、啥也不怕的老鼠。把这些老鼠和猫放在一起,它们不会逃跑,反而还敢跑到猫的面前挑衅。实验人员又把一只正常的小老鼠和一只无畏鼠放在了野外的模拟试验场,那只正常的小老鼠花了一周的时间,才把周围几米的地方探究清楚,但是无畏鼠呢,第一天就把整个试验场跑了一大圈,根本不担心附近是不是有潜藏的危险。结果,第二天这个无畏鼠就从实验场的假山上掉下来摔死了。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人类没有了恐惧的情感,可能就会无法预测危险。
所以直到今天,我们仍然会有这种莫名的焦虑感。
比如看到一条大狗,向你大吼,你就焦虑紧张起来,想要跑走,于是你发现,咦,比平时跑的好快。
然而与老祖先相比,我们所处的世界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了,人类作为万物之灵,主宰了整个世界,猛兽要么都被关在动物园里,不复往日风采,没落成了我们的观赏品,要么已经绝迹。
我们所面临的威胁也往往是来自情感上而不是人身安全。
所以当你觉得因为没有升职加薪而感到焦虑时,你要明白这是老祖先希望你深刻地认识到这个问题,面对而不是逃避,并最终想办法解决它。
因此适当的焦虑是件好事。
但问题是现代人就是经常过度焦虑,面对的威胁也越来越多,经常这个威胁解除了,新的威胁又来了,或者一下子有多个威胁,这便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常态。
究竟我们人类是如何定义威胁的,威胁是怎么产生的呢?




焦虑是不确定性的产物



当你下载文件的时候,你会盯着下载进度条看还剩多少;
当你乘坐电梯的时候,你会盯着电梯的屏幕查看当前楼层;
当你开车的时候,你会经常盯着导航查看还有多少路程;
这些熟悉的场景中我们似乎不怎么焦虑,因为一切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如果没有进度、楼层和路程的显示,那么我们焦虑感会大大增强。
相反
为什么你会对明天的演讲感到焦虑,因为你时刻担心演讲搞砸,没有预想的顺利和完美,它不在你的把控范围,所以你感到焦虑。
似乎我们天生就喜欢确定性,喜欢把控;
究竟为什么我们如此钟爱确定性,而厌恶不确定性呢。
这还是老祖先带给我们的”礼物“。


焦虑症的根源是什么?-2.jpg



让我们再把镜头拨回到几百万年前,肥美的草原上驻扎着一群原始部落,其中有一对情侣,分别叫Andy和lisa,andy作为男生负责捕猎争取一些食物,lisa负责打理家务,有一天,andy精神状态不太好或者那天猛兽太多了,回到家里的时候两手空空,啥也没有,垂头丧气和lisa说,今天运气好差,没有食物,不过我明天会捕很多猎物的,相信我,欧耶。

lisa 立马生气地回应:欧你个头,居然敢给老娘画大饼“ ,一个巴掌啪啪打在andy脸色,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说不定还会给他飞踹一脚,然后甩个头就和抱着小羊的另一个男生鬼混去了,吃着烤全羊并允着手指。
为什么lisa会这样,怎么这么现实呢? 因为在那个饥肠辘辘,朝不保夕的年代,能活下去就是唯一的需求,今天活的好好的,可能第二天就被猛兽叼走了或者饿死了,andy可能未来几天确实会捕获到猎物,但又有谁知道呢? 可能等不到andy有食物的那天lisa就死了。
可能有人觉得我这是在意淫,其实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这个的实验:‘
想象美国正准备对付一种罕见的亚洲疾病,预计该疾病的发作将导致600人死亡。现有两种与疾病作斗争的方案可供选择。假定对各方案所产生后果的精确科学估算如下所示:
对一组被试叙述下面情景:
如果采用A方案,200人将生还。
如果采用B方案,有1/3的机会600人将生还,而有2/3的机会无人将生还。
结果152个被试者中72%的人选择方案一。
当我们面临具体收益时,我们会厌恶风险,偏好确定性、喜欢落袋为安,这就是确定效应。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毕业的时候还是很多人喜欢稳定的国企或事业单位,一个公务员岗位有多达2000人来竞争而对于刚毕业就创业的人,我们往往嗤之以鼻。
因此我们人类与生俱来就喜欢确定,因为这样更有利于我们生存和繁衍。
而任何不确定的事情,因为不利于生存和进化,大脑便视为威胁,因此我们便感到焦虑。
然而这个时代不确定性太多了,所以我们才有那么多焦虑。
前几年电子商务还在蓬勃发展,现在人工智能已悄然来临;
年轻人跳槽频率越来越大,短到不足7个月就跳槽一次;
中国企业越来越多,但寿命越来越短,竞争越来越激烈,已经短到3.9年;
世界500强的榜单,每年新晋上榜的企业越来越多;


微信公众号:格林先生说
专注认知、思维与个人成长
关注公众号后回复“书籍”即可获取28本认知与思维必读电子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Richardroomo 发表于 2020-6-27 18: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2010年年初,患上了相当严重的焦虑症,躯体反应相当严重。每天三点钟醒来,肛门一圈发麻,然后一圈一圈向外扩散,直至四肢发麻,心里无可名状的恐惧,恐惧恐惧,恶性循环加重,亲身经历了生不如死的病症。精神科医生说我情致障碍了,抑郁症。吃了二种药,药名记不起来了。当时害怕得抑郁症,因为听说搞不好要自杀。好在隔壁邻居相陪,让我散心,告诉我她爱人因她病重而劳累担心也得比病,后回复了。她的这一番话,比吃药还管用。焦虑本身就是心病,医生一吓唬,病情非但没有改善,反而加重。医生自己没有得过这种病,没有体验,凭借书本给治病,效果不如有人现身说法好。我在后来的日子里自我开导,自我想象美好的风景。我当时想象大片大片盛开的向日葵 ,只要焦虑感袭来,就想象盛开的向日葵 。三个月基本好了,能工作了。但还时不时冒出不安全感。我的病根是因上学早(六周岁上学),初上学的半年里,爱哭爱闹腾,体弱貌丑捣蛋不乖巧,所以容易被歧视,老师给我起了个外号 (青蛙王子 ),同学们几乎天天在放学的路上用外号欺负我,自尊心严重缺失(但小时候哪里懂自尊心是什么啊!)。如果放到现在,家长都可以状告那个班主任,因为就她嘴一欠,小朋友们懂什么,就着老师的嘴喊着玩呗。可是我放心里去了。说了这么多,就一句话,得了焦虑不可怕,找到病因是关键。病因知道了,根源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安全感得不到保障。所以保障安全感是每一个人的人生功课,该补课的就补课。安全感充盈了,这个心病请都请不来。安全感有各种各样的。我的一个小邻居,被分手后被爱感缺失,最后跳楼自杀。还有一个小邻居,工作安全感缺失,被校长批评,跳楼自杀了。还有一个邻居,得不到夫爱,跳楼自杀了。有一个同事估计自己患肝癌,上吊自杀了。所有这些,感情上的安全感,身体上的安全感,事业上的安全感,吃穿住行上的安全感,根子都是安全感没有了,人生无有支撑。得焦虑抑郁的人,普遍想法多,办法少。所以请看到这篇心得的病友或者病友家属,请往安全感上分析,对症以待。病会很快好起来的,而且不会复发。复发的都是医生夸大其词,埋下的种子。善良的人一定会读到我这篇心得的。祝早日康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广告位
集装箱之家是国内最专业的集装箱建筑门户网站,是专业的规划、设计、制造、施工一体化服务平台(建成产品包括集装箱酒店、集装箱别墅、集装箱商业等)
关注我们
  • App下载

  • 扫描微信二维码

Powered by MyContainers! © 2008-2021 ArchNet Inc.( 沪ICP备16011403号-6 )